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今日,带口罩出行成了必须要做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科普,很多人都知道除了N95口罩之外,最适合大家的是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但很多人只知道口罩可以挡住飞沫和细菌,但却不是很了解口罩的防护原理,那么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防护口罩的分类
1. 日常防护型口罩:
日常防护型口罩的面罩体是由过滤材料做成的,佩戴者靠自主呼吸克服滤料对气流的阻力,因此称之为自吸过滤式呼吸器。
日常防护型口罩主,要分为防尘口罩和防毒口罩两大类。
防尘口罩:是对有害粉尘气溶胶具有防护能力的口罩。防尘口罩一般是杯型,能够有效贴合在口鼻部位,从而达到防尘的效果。防尘口罩通常用来阻隔灰尘或废气,无法滤除病菌。
防毒口罩:是用以保护呼吸器官,免受毒剂生物战剂及放射性灰尘伤害的呼吸道防护器材。
2. 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由口罩面体和拉紧带组成,其中口罩面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普通卫生纱布或无纺布,中层为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外层为无纺布或超薄聚丙烯熔喷材料层。这种高效医用防护口罩疏水透气性强,对微小带病毒气溶胶或有害微尘的过滤效果显著,总体过滤效果良好,所用材料无毒无害,佩带舒适。它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 5μmg 感染因子或近距离(≤ 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的感染。口罩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防护等级高。
医用防护口罩的适用范围包括:
(1)防护空气中悬浮颗粒对人体的危害
(2)适用于传染病区医护人员的防护
(3)适用于病毒实验室人员的防护
(4)传染病流行期间各类人员的防护
(5)有毒化学、矿山工作人员,花粉过敏人员
(6)军事生化武器的单兵防护
防护口罩的防护原理
用于过滤颗粒物的材料有矿物性纤维、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滤料纤维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的机理分为五种,它们可以综合起作用。
1.沉降作用:大颗粒物质在气流中受重力影响沉降到滤料上,从气流中分离;
2.惯性撞击作用:当气流中的颗粒物绕过阻挡在气流前方的滤料纤维时,较高质量的颗粒物受惯性影响会偏离气流方向,撞到滤料纤维上被过滤下来;
3.拦截作用:颗粒在气流中处于最靠近滤料的流线上,因颗粒的半径大于流线与滤料之间的距离而被滤料“刮蹭”而拦截下来;
4.扩散作用:受空气分子热运动影响,极其微小的颗粒受到空气分子的撞击,不断改变运动方向,呈现布朗运动,随机性地接触到滤料纤维被过滤下来;
5.静电作用:如果滤料纤维带有微弱的静电,无论气流中的颗粒物本身是否带静电,当它们靠近滤料纤维时,就容易受静电吸引而被过滤下来,静电作用可以帮助过滤材料在不增加气流阻力的前提下提高过滤效率。
那么口罩是怎么拦截新型冠状病毒的呢?
口罩的纤维纵横交错,最难以过滤的便是直径 为0.3 微米左右的颗粒,因此0.3微米被作为口罩的测试指标,过滤程度达95%以上的,便是N95口罩。N95口罩固然好,但在口罩紧缺的情况下,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因为即使是最烂的纱布口罩,对于头发直径十分之一大小的颗粒,也能做到接近 80% 的防护率。
那么对比起头发,咳嗽产生的飞沫核尺寸是多少?根据相关数据, 82%的飞沫都是 0.74-2.12 微米。那么总结来说,对于绝大多数飞沫核,使用普通的医用口罩足以防护。美国曾经对于 2800 多名流感医护人员进行过一项随机试验,佩戴 N95 口罩和佩戴葡萄医用口罩,流感感染率并没有显著差别。
更何况,对于防疫情来说,口罩是一方面,勤洗手也不可忽略。